银行与科技,是新时代发展背景推动下改革、转型、创新、融合的新型共同体。金融科技的运用,兼顾金融本质与技术驱动,成为银行业转型的重点突破口。
近日,在银行业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华夏银行副行长关文杰以“智慧金融、数字华夏——华夏银行金融科技转型之路”为主题,介绍了该行实践金融科技转型、打造智慧金融与数字华夏的经验成效及未来构想。一同出席发布会的还有华夏银行首席信息官王汉明、电子银行部总经理窦云红等。华夏银行副行长 关文杰
关文杰在发布会上表示,华夏银行紧紧抓住金融科技对银行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机遇,从战略机制到技术应用、创新研发等方面对金融科技进行了整体布局和具体实践,打造华夏银行在Fintech(金融科技)时代新的核心价值,为客户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
从“顶层设计”到“全面落实”
金融科技的兴起,为传统银行业带来“新生态”。银行业乃至整个金融业,从产品、服务、业务模式经历全流程革新。
关文杰表示,华夏银行深刻领会加快金融科技转型对银行经营发展的重大战略意义,找准金融科技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务实创新,提出了打造以实时互联、自然交互、数据驱动、深度智能为特征的“智慧金融、数字华夏”愿景,确立了整体数字化转型与互联网银行平台创新的“双轮驱动”策略,并聚焦重点成熟技术,积极尝试利用新兴技术的“换道超车”策略。
方向确定,顶层设计先行。关文杰告诉记者,华夏银行从顶层设计出发,积极推进三个方面的调整。一是调整组织机制,加强人才与技术储备,促生内部合力,提升创新引领能力,有力驱动金融科技的应用发展;二是调整业务思路,以互联网思维重塑业务架构,抓客群拓展、抓平台建设,以数据驱动产品和服务创新;三是调整技术架构,构建高可用、易扩展、低成本的分布式系统,推进混合架构模式应用,努力实现信息科技支撑的安全高效、开放融合与自主掌控。
近年来,华夏银行在金融科技领域积极实践,前瞻战略得到高效落实:如利用大数据精准营销,依托移动互联技术,将“等客上门”改为“主动出击”,实现线上线下有效融合,为80%长尾客户打造有效营销工具。与此同时,移动化消费、轻量化服务、“金融+科技+场景”的复合式服务也在全面推进落实。
“基于产品优化创新、网络化获客、业务模式再造、服务流程改善的多维度实践,华夏银行在客群拓展、体验提升、成本降低、服务改善等多方面取得较好成绩。”关文杰说。
从“依赖传统”到“主动革新”
“在中国银行业集体发力金融科技的情况下,华夏银行有其独特亮点,即对产品和服务进行了移动化、平台化、场景化、智能化、数字化‘五位一体’改造。”华夏银行电子银行部总经理窦云红介绍,首先,华夏银行以服务长尾客户、适应客户碎片化操作习惯为前提,推出以实时互联、智能服务、自然交互为核心的移动银行4.0版,以及以开放式注册、全流程线上化、低门槛为核心的直销银行,并通过打造二维码收款、云闪付等便捷支付工具,将“移动化”发挥得淋漓尽致。
其次,华夏银行创新移动支付、线上融资、现金管理等综合金融服务,打造“平台金融”、“共赢链”、“智慧电子银行”等对内可聚合产品与服务,对外可连接合作伙伴与客户的新型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平台化”优势凸显。
第三,广泛连接各类互联网生态场景,输出产品和金融服务,打造覆盖“衣、食、住、行、医、教、保、娱”的“完美生活”生态圈,建设缴费通服务平台与小微商户收单平台,与腾讯公司、京东金融、苏宁金融、人保金服等外部平台合作,提供更贴近客户需求的金融与生活“场景化”服务。
第四,在“智能化”道路上,华夏银行推出智能银行视频客服系统,打造轻型化、小型化、智能化的智慧网点,在行业内较早推出智能机器大堂助理,运用生物识别、大数据等技术洞察客户需求,实现产品智能筛选和推荐。
除此之外,华夏银行还打造了支撑业务多活的“华夏云数据中心”,对全行业务、服务、营销、管理等流程进行数字化再造,实现关键客户旅程的端到端重塑。
从“单兵作战”到“多方联合”
苦练内功、自我革新之外,华夏银行与BATJ(百度、阿里、腾讯、京东)等科技公司合作,实现从“单兵作战”到“多方联合”,将金融科技成果真正落到实处。
“与科技公司合作,是商业银行实现自我转型、寻找业务新增长点的重要途径。”被问及如何看待银行和科技公司之间的竞合关系时,华夏银行首席信息官王汉明如是说。
事实上,在监管环境日趋严格、市场环境逐渐规范的背景下,以BATJ为代表的金融科技公司需要借助银行丰富的业务模式、风控经验和资本优势,为其解决因监管约束而出现的发展空间收窄困境。
王汉明分析说,一方面,银行可以依托BATJ的大数据优势和生态场景,强化客户下沉和长尾客户服务,从而提升资金流转、客户交叉引流能力;另一方面,银行可以基于BATJ在数据模型、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方面的科技能力,重塑系统开发、产品优化、客户营销等端到端的业务流程,形成个性化、智能化的客户体验。未来,华夏银行与腾讯、京东等金融科技公司开展的业务合作,将主要围绕技术合作、产品合作、营销合作三类展开。
从“亡羊补牢”到“全方位防控”
金融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如何在促发展和防风险之间做好平衡,华夏银行有自己的一套实践心得——“以彼之盾,防彼之矛”。
“华夏银行时刻牢记自身作为一家传统金融机构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一直以来坚守风险底线,确保安全、高效运营。”窦云红告诉记者,关于金融科技与风险管理关系的问题,需要从正反两个方面看待。既要认清、正视金融科技对金融风险传染的加剧与扩散效应,要有意识地严控业务准入标准,提高风险定价、风险处置能力,加强消费者安全教育,也需要取其精华、扬长避短,发挥大数据、云计算、生物识别等技术优势,强化风险识别、风险监测、风险预警、风险隔离等技术防控能力。
基于此,华夏银行总结出三点供全行业参考的有效措施:一是坚持全方位、全流程的风险防控策略,从制度、技术、人员、业务等各个维度全方位加强风险管控,建立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严密风险防控机制,强化风险管理;二是技防与人防并重,探索运用大数据、生物识别、人工智能等手段强化系统硬控制,同时加强与行业平台合作,形成快速共享信息、快速控制风险的合力;三是探索新技术应用安全保障机制,确保在合理利用新技术提高业务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同时,结合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以及新业务特点制定相应措施,防范信息安全风险。
“未来,华夏银行将立足自身资源禀赋,采取‘双轮驱动’的业务策略、‘聚焦重点’的技术策略和‘开放合作’的融合策略,构建华夏银行‘智能服务’竞争优势。”关文杰表示,华夏银行将以互联网思维“逆向评估”的方法,提升客户体验、降低作业成本,重点构建获客服务平台、内外连接平台和数据应用平台,投入重兵寻求突破,以全新的轻型组织和全新的运营模式,推进金融科技应用创新,深耕细分市场。此外,还要集中资源聚焦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相对成熟、业务影响面大的技术,积极跟踪区块链、数字货币、物联网等热点新兴技术,做好数字运营和技术储备,支持服务创新。
关文杰最后表示,“换道超车”的华夏银行,今后将多维度、全方位利用金融科技,在“互联网+”新时代、商业银行“新生态”下,为服务实体经济贡献更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