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避免疫情对经济的冲击,银川市各产业园区积极探索“互联网+招商”,不断创新招商模式,畅通招商引资渠道,提升招商引资效率,为区域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一是开启“云招商”模式。银川市各产业园区充分利用电话、微信、视频、邮件等方式对接沟通,变项目洽谈“面对面”为“线连线”“屏对屏”,强化线上对接与协调推进,确保项目进度加快。银川经开区已成功推出轴承小镇和智能终端产业重点项目线上招商,并与20余家企业对接联系,与4家企业达成签约意向。
二是聚焦主导产业精准对接。银川市各产业园区围绕主导产业及产业链,精准对接目标客户,努力扩大招商引资成果。苏银产业园围绕主导产业,紧扣“亩均投入和亩均产出”两高和“项目能源消耗和对环境影响”两低的招商标准,持续推动签约项目抓落地、园区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近日,云洲浩业(宁夏)智能机器人制造有限公司落地苏银产业园,企业一期项目“中科云洲小司南教育机器人”已正式上线生产,首批量产将达到3000台。
三是线上线下并举招商。银川市各产业园区深入开展招商引资攻坚行动,一方面加大线上招商力度,同时结合线下招商,加强对接商协会、行业协会等资源,助推园区招商引资工作转型升级。高新区开展“请进来”招商4批次,并围绕羊绒产业风险防范和化解,组织“走出去”招商2批次,并积极跟进意向落地项目。截至目前,共谋划储备招商引资项目22个,计划总投资64.15亿元。
四是积极探索信息化与招商全业务相融合。银川市各产业园区通过实现数据资源实时共享、集中管理、随时查询,积极探索利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智能语音交互等技术与招商全业务深度融合。银川阅海湾中央商务区启动了涵盖项目数据、企业数据、投资商数据、重大项目储备库等招商信息企业管理系统,并对招商项目进展情况实时监督。园区先后举办招商对接会2次,招商项目签约会1场,与新浪网、宁夏搜狐等27个互联网数字企业签约,总投资2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