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人上门指导项目申报,审批服务管理部门靠前服务,推进项目快速落地。这种“政策主动敲门”的场景,正是银川市优化营商环境、让惠企政策精准“滴灌”企业的生动写照。去年,银川市“政企通”平台兑现奖补资金2.05亿元,惠及企业331家。
政策加力,信心加满。2.05亿元奖补资金精准直达,331家企业切实受益,银川市推动惠企政策应享尽享、快速兑现的努力有目共睹。这种从企业视角出发,将市场主体视为用户的服务理念,如同为营商环境优化装上了精准导航,实现从“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的转变。通过细化服务、简化流程、指尖办理,银川市有效缓解了民营企业的资金压力,缩小了政策与企业感受之间的“温差”,让企业轻装上阵。据统计,2024年,民营经济为银川市贡献了近50%的GDP、48.2%的税收收入、57.5%的固定资产投资以及77.9%的研发投入。
把好政策及时送到企业手中,既是广大经营主体所盼,亦是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所需。近年来,为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宁夏先后出台“31条”“29条”“三年行动计划”“十项机制”等一系列政策举措。企业办事繁、问询难,政策多头找、兑现来回跑……这些最容易打击企业投资兴业信心的堵点卡点、服务短板,正在被政策、制度逐一疏通、补齐,确保企业能够脚踏实地忙事业、心无旁骛谋发展。
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永不竣工”的工程。相关部门要拿出“店小二”精神竭诚服务、下“绣花功夫”精雕细琢,当企业发展遇到难题堵点时“有求必应”,主动走进门、站在前,在服务上做“加法”,在流程上做“减法”,让市场主体无论大小均能公平高效地享受到政策红利,实现更多惠企政策“一站获取”“一键享受”,真正帮助企业纾困减负、加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