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减轻企业负担、增强企业活力、促进增加就业和职工现金收入,4月13日由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去年已适当降低失业、工伤和生育三项社保费率的基础上,再次阶段性降低企业社保缴费费率和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
即从2016年5月1日起两年内,一是对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超过20%的省份,将缴费比例降至20%;单位缴费比例为20%且2015年底基金累计结余可支付月数超过9个月的省份,可以阶段性降低至19%。二是将失业保险总费率由现行的2%阶段性降至1%—1.5%,其中个人费率不超过0.5%。三是规范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对高于12%的一律予以规范调整,同时由各省(区、市)结合实际情况,阶段性适当降低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
此前一天,在部分省(市)政府主要负责人经济形势座谈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重申要实施降费并进一步提出,我国将支持各地从实际出发,在国家统一框架下,阶段性降低“五险一金”。
时间再往前推,3月16日,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闭幕会后的记者招待会上明确今后下调“五险一金”费率。此后,“五险一金”费率下调的话题被广泛关注,不少专家认为,降低社保费率,可以看做是为企业降低成本放出的“大招”。
近期各地降低社保费率
“这是中央在目前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为企业减负的重要一环。”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首席研究员李锦表示,供给侧改革主要从两个方面出发,一个是去产能,一个是降成本。对于企业来说是去产能,对于政府来说是降成本。为此,国家推出国企改革、政府行政体制改革、金融改革、财政改革和社保改革的五大改革。目前,中国的人口红利成本,人工成本上涨。社保的改革成为了企业减负的重要一环。
记者梳理发现,从去年开始,国务院常务会议两次要求下调失业险、工伤险、生育险费率。部分城市已经陆续出台新政,不同程度地降低社保费率。
天津在去年2月就提出降低失业、生育、工伤保险缴费费率。其中企业缴纳失业保险费率从2%降到了1%,生育险从0.8%降到了0.5%,工伤保险基准费率最低标准由0.5%降至0.2%,最高标准由2%降至1.9%,调整后综合费率水平由0.67%下调至0.54%。
广东从去年的3月1日起将失业保险缴费费率从原来的2%降低至1%,并要求从2016年下半年起,推进基本医疗保险城乡一体化,逐步将单位费率下调到5.5%左右。
3月21日,上海宣布,从2016年1月1日起,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单位缴费费率均下调1个百分点,失业保险单位缴费费率下调0.5个百分点。
此外,云南、甘肃等地也纷纷下调了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费费率。
至于为何只下调养老、医疗、失业保险这三个险种,上海市副市长时光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的费率水平本身就比较低,进一步下降的空间有限;而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三个险种的费率水平相对高一些,而且目前的基金收支状况比较好,下调费率是有一定空间和条件的。
但在调整的过程中,目前全国还没有按照统一的标准,且调整力度较小。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聂日明对记者说。社保费率的调整空间需要看地方政府社保的支付能力,收入与支出是否平衡。目前,全国没有统一调整费率,而是各地根据自己当地的情况,分阶段调整。下调社保费率幅度较大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上海、天津、广州等劳动力流入地区,大量务工人员在这些务工地缴纳养老保险等社保,养老保险基金转移回保险待遇支付地时,只能转移个人账户,以及统筹账户中部分比例基金,给上海、广东等地留下不少结余,因此具备下调空间。而黑龙江等劳动力流出或社保支付压力较大的地区调整较少,这些地区基金收入相对较少,支付压力较大,因此降低缴费比例空间不大。
然而,即便是像北、上、广这样的劳动力流入地区,虽然态度很积极,动作的力度却显得很小,可以看作一种尝试,调整的险种也主要集中在失业保险等险种上,很少涉及到养老保险的费率。调整力度较大的上海,也只是将养老保险中单位缴费费率从21%调到20%的全国平均水平。
但事实上还是能为企业降低不少成本。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张义珍在日前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根据初步测算,符合条件的地区若将降费政策全部落实到位,预计每年可降低企业成本386亿元。
当降费率遭遇养老金“空账”
然而,记者发现社保降费率也遭遇到了一些质疑,主要集中在一些地方的养老金“空账”问题上。
有媒体报道,目前东北、内蒙古等人口流出地,在职与退休的抚养比迅速下降,黑龙江已经低到1.5个在职职工养1个退休职工,出现养老金“空账”,需要财政额外补贴,甚至一些市县在靠贷款发放养老金。
有专家认为,为了弥补养老金“空账”,一些地方动用了本属于老百姓个人的钱。目前,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采取个人账户和统筹账户相结合的方式,个人账户中的资金权属归个人,政府管理部门可以监管,但不能随意动用去给退休的人发养老金。
但由于我国的养老金政策从1997年开始实施。当时很大一部分国有企业的退休职工并没有缴纳足够的养老保险金,而是通过“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过渡性措施,动用在岗职工个人账户资金为退休职工缴纳养老金,因此导致的“空账”。过渡性措施是无奈之举,但不应该让其成为长期政策。当前,劳动年龄人口多、人口抚养比低,缴费的人多、领养老金的人少,基金收入能够快于基金支出,但是,一旦人口老龄化开始加速,人口红利期逐渐远去,缴费的人越来越少、而领养老金的人越来越多,养老金水平不断提高,在可预见的未来,当期养老基金可能就会出现收不抵支。
针对部分地区养老金“空账”问题,3月1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闭幕后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从全面长期来看,中国政府对中国公民保证养老金发放是没有问题的。我们去年养老保险收支节余3400多亿元,累计节余34000多亿元,我们还有全国的社会保障基金储备16000亿元没有动,同时还能够划拨国有资产来充实养老基金”。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部教授冯俏彬教授对记者说,“当然,目前不排除一些地方有问题,但从全国范围来讲的收支对比情况来看,社保不会出现严重的收不抵支问题。由于目前我国养老保险还是省一级统筹,统筹的层面越低,这个地区的社保支付能力就越弱。统筹层次越提高,地区社保支付能力就越强大。理想状态是全国统筹,但我们国家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目前还没有做到”。
“从全局来看,社保的收支是没有问题的,收大于支。但不排除统筹层次比较低的地方或者经济特别明显困难的地方会出现一些暂时的支付困难,会动用个人账户里面的钱。但这些钱也应该是临时动用,即便真出现困难,上级财政不会袖手旁观的。而此次五险一金费率降低,也是全国统筹的重要一环。”冯俏彬对记者说。
记者了解到,去年8月《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出台,意味着养老金将从地方归集到中央、再由相关机构统一进行投资管理,包括进入股市。被看做提高养老金统筹层次的重要一步。
降费率将如何实现
国务院副总理马凯曾表示,社会保险顶层设计面临的问题很多,如养老保险缴费水平偏高,“五险一金”已占到工资总额的40%至50%,企业觉得负担很重。
目前人口红利日渐式微,人力成本高居不下,让企业运营成本负担过重。一些企业在社保上做文章,不买社保,不根据实际工资作为缴费基数等节省成本,大大损害了职工的合法权益。不仅如此,对于个人来说,企业给员工发薪水,近一半被五险一金“吃”掉了。
“然而目前退休职工的基础养老金并不意味着交多少,收多少。”冯俏彬对记者说,由于退休职工养老保险待遇是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组成的。基础养老金发放数额的高低取决于职工退休时上一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职工本人平均缴费工资和缴费年限三项因素,与企业或个人缴费费率高低无关。
当然,此次调整五险一金费率也并不意味着退休职工养老金收入的降低,只有在职工个人缴费率下调时,才会影响到个人账户养老金收入。而目前多地所调整的养老保险费率,并没有涉及到个人缴费比例的调整,因此并不会带来职工养老金收入的降低。
“要较大幅度降低养老保险费率,就需要对筹资体系作出较大的调整。”聂日明介绍,现有养老体系的支付危机更多是因为1997年社保体系创立时导致的,其时国有企业濒临破产,为了改制、轻装上阵,把退休职工的养老义务推向社会,没有补缴历史欠缴的社保,这是眼下养老收支失衡的根源。今天的巨额国有资产对应的也正是社保转轨的历史窟窿。划拨国有资产充实社保,可以让国企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履行当年的义务。划拨国有股到社保,也是降低养老保险费率唯一可行的途径。
早在去年3月,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就表示,只有在划拨部分国有资产补充社会保险基金的基础上,才有条件适时降低社会保险的费率。
据了解,制定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办法,目前也已列入相关部门今年的工作计划。
“国有资本如何确定划转方式,也面临诸多挑战。”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唐钧表示,比如央企与地方国企国有资本如何实现差异化划转、划转比例如何确定等,这些难题都需要社保部门与国资管理部门充分协作,才能确保国有资本划转确实能起到充实社保基金的作用。